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16ZDA176)于2023年8月25日召开线上结项鉴定会。该项目首席专家是米彦青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多洛肯、宏伟、赵延花、路海洋、云峰、冯文开教授。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满全、北京大学陈岗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朝克、中央民族大学萨仁格日勒、西北民族大学额尔登别力格、赤峰学院胡格吉乐图等六位教授,满全教授任组长。会议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理论处(规划办)主持。
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重大项目结项,对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认可,并作出高度评价。陈岗龙教授指出米彦青教授主编的《清中期蒙古族诗集》已被蒙古国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并引用,这证明课题成果已经在国外产生影响。课题组在重要核心期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民族文学研究》等发表了多篇重量级阶段性成果,一些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社会影响广泛。该项目对元明清蒙古族诗人汉文创作集的搜集、整理、校勘,对作家群、家族文学的整理,对蒙古族古代文学史的重写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成果反映了元明清蒙汉文学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的、客观的证明,对中华多民族文学的交流交融意义深刻。朝克教授认为该项目开辟了学术研究新思路,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文学发展、未来创新提供了一种好的理论范式。并且通过项目培养了一些人才、团队是可嘉可贺的。萨仁格日勒教授提到该项目有追溯历史源头的意义,证明了中华多民族之间几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漫长历史,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和长远发展方向。额尔登别力格、胡格吉乐图两位教授也对项目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充分肯定。
满全教授从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评价,首先项目的创新点表现在史料边界拓宽,课题组宽维度、多视角进行史料搜集、整理;作家拓展,展现了1000多人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了蒙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学术观点的推进,如蒙汉文学交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必然,蒙汉文学交融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过程等观点得到强化、推进。其次,项目成果的突出特色一是秉持科学观点,坚持中华民族大文学观,各民族文学是平等的,从这个逻辑出发搜集整理资料,坚持双向互动,蒙汉作家之间相互影响;二是成果以文献整理的方式展示了文化交流。最后,成果的学术价值表现在为民族交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信息,为文学交融史料整理提供了可靠的学术范式,为文学交融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操作路径。
同时,专家组也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课题组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会上,米彦青教授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课题组历时6年,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资料,已出版大型文献集成《元明蒙古族诗集别刊》(12册)、《清代蒙古族别集丛刊》(40册)以及《清中期蒙古族诗集》《和瑛文学家族诗集》《法式善文学家族诗集》等诗集。出版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相关问题研究著作2部和论文集1部,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7篇,完成学位论文18篇。课题结项成果超1200万字,记录了中国近古史上的蒙汉文学交融的文献整理与文学研究的炼成史,以及两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史,对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